你的位置:十大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免费股票配资平台 > 十大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
古代那时候是封建社会,特别看重传统礼法那一套,官员们想往上升,那得一步步按照规矩来。但在清朝那三百多年里头,有个人可算是例外,这人就是福康安。
福康安这辈子,虽然只有短短42年,但他愣是从一个小小的侍卫干起,一步步走到了将军的位置,把各种封疆大吏的职位都做了个遍。更厉害的是,他还当上了军机大臣,这在满清历史上,可是除了皇帝直系亲属外,头一个活着就被封为“贝子”的。这还不算完,他死后,又被追封为郡王,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福康安到底干了哪些大事?为啥他能被后面的人追封为郡王呢?这背后藏着啥秘密呀?
展开剩余89%【关系需要硬】
想要得到领导的青睐,不光得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得赢得领导的信赖。毕竟在领导身边,能力强的人一抓一大把,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晋升的机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说是不是,《成功秘籍》里可都写着呢。
福康安呢,正好是靠着点后台的关系户,他家在八旗里的镶黄旗,那可是除了皇帝家的正黄旗外,最牛的贵族了,地地道道的满清自己的人。
福康安不光出身显赫,还有个了不起的姑姑,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富察皇后的亲侄子。说起来也巧,富察皇后和乾隆相伴的时候,小福康安刚好来到了这个世界。
富察皇后跟乾隆帝那感情,大伙儿都知道,简直就是宫廷里的《玛丽苏》情节嘛。富察皇后特别受皇上宠爱,还给皇上生了嫡长子,还有其他好几个孩子呢。
富察皇后之所以离世,就是因为心里一直放不下早早夭折的皇子,想得太多,最后憋出了病。富察皇后一走,乾隆哭得稀里哗啦,和珅呢,也陪着乾隆一块儿伤心落泪。
一扭头,瞧见门后头还站着自己疼爱的富察皇后的侄子福康安呢,要是你的话,能不对福康安好吗?他呀,简直就是乾隆皇帝心里的那块宝贝疙瘩。
再说福康安,那可是乾隆亲眼瞅着长大的,一直跟在身边办事,可以说是乾隆亲手栽培出来的。乾隆这人又特别重感情,甭说福康安没啥大过错,就连身边贪得无厌的和珅,乾隆都舍不得动他,非得等到自己归西了,才让儿子去收拾。
不过说实话,乾隆对福康安那真的是好得没话说,在整个满清历史里头,立下赫赫军功的人又不止福康安一个,能征善战的猛将多了去了。但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11676814475272说活着就被封为异姓贝勒的,还真就只有福康安这么一位。于是,市面上流传着不少野史的说法,说福康安其实是乾隆爷的私生子,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而且啊,福康安他们家同辈的,可不只他一个,他还有两个亲兄弟呢。
这哥俩,最后都被乾隆挑中做了《还珠格格》里的那种驸马爷,都是贵族圈子里的,这关系可就更铁了,多好的事儿啊。福康安心里头也琢磨,俩哥们儿都抱得公主归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啊,兄弟几个排排坐,一块儿把公主娶回家,以后到了节日啥的,陪着媳妇回娘家,路上还能搭个伴儿,多热闹。
可谁能想到呢,就连乾隆皇帝那么宠爱的福康安,居然也会被拒绝。福康安自己也没料到,心里琢磨着可能是哪次没准备妥当,于是又找了个好时机,想继续跟皇帝求娶老婆,结果还是被拒绝了。
这事儿让人不由得瞎琢磨,有人说福康安可能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他才没能娶公主为妻,怕是近亲不能结婚。但这啊,也就大家伙儿自己想想罢了。
乾隆不想做他岳父,原因可不少,说不定是心里盘算着以后要对付他,结果一看全是自家人,下手都不好意思了。就像和珅那事儿,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嘛。
要是有人想拉你一把,你自己也得有两把刷子才行。你看那福康安,小小年纪就被封为了异姓王,他凭啥?他到底都做了哪些大事,能让人这么看重他?
【福康安的晋升之路】
瞅瞅福康安的经历,那叫一个精彩!这背后啊,也有他老爹老妈打拼的功劳,毕竟他出身好,根基稳,祖爷爷都是跟着康熙爷一块儿干大事,一块儿收拾鳌拜的。
说实话,福康安哪怕整天啥也不做,光靠家里的背景,也能过得挺好。但就怕的是,像这样的官宦子弟,还特别聪明又肯下功夫。
福康安的故事得从13岁那年讲起,你知道吗,咱们现在13岁的孩子,很多都还在小学里晃悠呢,可他不一样,靠着承袭的规矩,早早地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事了,还是个三等御前侍卫呢,厉害吧。
转眼间两年过去,因为乾隆时不时地亲自栽培,到了15岁,他就升为了二等侍卫,到乾隆跟前当差。没成想,仅仅一年的光景,16岁时,他就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11768887836824晋升成了一等侍卫。这么说可能你还不太能体会到,那咱们换个角度来讲,清朝那会儿,他们还是用的明朝那套九品官衔制度。一等侍卫这职位,听起来好像还是个跑腿的侍卫,但实际上,这官衔可是正三品,搁到现在,起码也是个省级的大官儿。更绝的是,他当上一等侍卫的时候,才仅仅16岁呢。
一个16岁的孩子就当上了省级干部,这要放到现在或者以前,那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他可不是去当什么侍卫,他这纯粹是去镀金的,同时还接受着《乾隆帝》的亲自栽培。
没错,给自己镀金这条路可不好走,上班时间没个点,比当兵训练那会儿还累人。回到家了,还得接着啃书,接受那种《顶级贵族》级别的教育。
福康安通过三年的历练成长,总算是迈过了新手阶段的大门,17岁那年,他就直接被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层面的大官,接着就开始到处打仗。
福康安只活了42岁,在他这不算长的25年从军岁月里,那真是每隔三年就小打一场,每隔五年就来场大战,大半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不打仗的时候呢,他就给乾隆皇帝看看场子,继续给自己添点资历。
瞅瞅他打过的仗,就像那大小金川之战,那会儿福康安才仅仅17岁,就带着队伍,顶着漫天大雪,翻山越岭地去偷袭敌人,这一打就是整整五年。
这么个既拼命又年轻的侄子,谁不喜欢呢?说真的,乾隆身旁有本事的人挺多,能靠得住的也不算少,但要说既有本事又靠得住的,那就真没几个了,更别提还如此年轻。要是好好栽培,这都能成为家族的传承,给儿子接着效力。
之后,福康安又投身到了一连串的战役中,像是搞定白莲教那事儿,还有在甘肃把回民田五领导的起义给压下去了,并且亲手逮住了他们的头头张文义。紧接着,他又跑到台湾那边,去摆平了林爽文领导的起义,再次亲手抓住了起义的首领。
说他的政治成就,那也是非常棒的,跟他军事上的成就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这真的很不容易。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嘛,你不能让一个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11735497244677军又去精通政治,这就好比说,你不能硬让诸葛亮跨上战马,去和吕布打上三百回合一样。但福康安真是个能文能武、才华横溢的帅哥,云南那边被他平定后,他又着手搞起了云南的冶铜事业,通过一系列考核手段,让云南的铜产量噌噌往上涨,这势头一直持续到清朝后期都没落下。
搞定台湾那边后,有人跟清政府提议,得出台些新规矩,好好管管台湾,这样才能保住咱们国家的统一,不让它分裂。《书名号》里的那些事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福康安在平定西藏后,动手改动了不少规矩,给驻藏大臣提了权,涨了地位。就连中学生历史课本里提到的,通过小金瓶抽签来定哪位喇嘛转世这事儿,也都是他那时候弄出来的主意。
乾隆和福康安走得越来越近,俩人之间的感情那绝对是真心实意的。乾隆很多时候都想着要好好栽培福康安,这种念头可不是装出来的。
要是年羹尧敢在雍正面前使小性子,犯了错,雍正这位深藏不露的主儿,可不会当面说啥,反而会笑嘻嘻地迎上去,好像啥事儿没有,背地里呢,他准会琢磨着怎么收拾年羹尧,毕竟这帝王的手段,历来都是如此,《书名号》里的故事,也都是这么讲的。
福康安有那么一回,在乾隆面前过于偏向自己这边的人了,说起来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儿,结果乾隆当场就给他上了一课,转手就把他打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11760491102290发到云南去感受百姓生活了。到了冬天,冷得要命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他,二话不说,赶紧挑了件毛皮大衣让人送过去。你说这事儿,跟对待亲儿子有啥两样?简直就是亲儿子的待遇嘛。
我就是要逼你一把,也得让你练练手,送的那件毛皮大衣,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罢了。你想想,一个正常的领导,要是把自己身边亲近的人给晾到一边,你会怎么想?这家伙肯定是惹恼领导了,我正好趁这个机会,在领导面前给你使点绊子,说说你的不是。
可没想到,领导转头就给他送东西去了,还直接亮明了态度,说把他放在外面是为了锻炼他,你们都比不上!哎,真是可惜,那么受宠的福康安竟然英年早逝,还留下了大堆的烂摊子。
【清算福康安】
说实在的,每个人都有缺点,福康安自然也不是啥神仙,他也会做错事。不过呢,要是福康安能一直活着,最好是长命百岁,那他以前干的那些事儿,真的就算不上啥了。
他毛病不少,关键是有个挺普遍的,像是那些厉害人物都会沾染的坏习惯,那就是自大过头,有点嚣张。就像那个《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打仗还带着厨师,背着华丽的床铺上战场。
福康安这人吧,其实并不那么诡异,他就是特别护短,喜欢提拔自己的人,这也挺正常的,毕竟还得指望手下人给他卖力干活呢。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为了自己的人,把太多人都给得罪了,那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福康安每次领兵路过地方政府那儿,都会想办法从地方财政上捞点油水。他带着手下兄弟一到,就先要吃好的喝好的招待着,等到要走的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211743805898776时候,还得让地方上给准备点路费啥的。这事儿也没啥大不了的,谁让你后台硬,地位高,贡献也大呢,上头的人自然就半推半就了。不过,他居然还把这种坏习惯给传下去了。
福康安离世之后,居然又被加封为郡王,这可是异姓里头能拿到的最高爵位了,再往上就是亲王和皇帝的宝座了。他的儿子德麟呢,就带着福康安的遗体,一路走一路传承老爸的精神。在路上,他还通过各种手段捞了四万两银子。
这把嘉庆帝给惹毛了,里面肯定也有乾隆帝的意思,毕竟那时候真正的大权还在乾隆帝那儿攥着呢,直接就让德麟把吃进去的钱,给双倍吐出来!
德麟这家伙,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老爸在战场上拼了半辈子,挣来的那些荣耀,像郡王、贝子这些头衔,本来是可以子子孙孙继承下去的。可这家伙,没本事就算了,还一身的臭毛病。
嘉庆皇帝对这个没出息的远房亲戚,那是真的不待见,慢慢地,就把他给剥夺得啥荣誉都不剩了,最后干脆打发到了伊犁,眼瞅不着,心里也就不堵得慌了。
说说福康安吧,他这一辈子,简直就是部传奇,可又短得让人心疼。二十五年的光阴,愣是把祖宗传下来的荣耀给推上了天,可就在身体倍儿棒的时候,说走就走了。你说这是老天嫉妒他的才华呢,还是说太聪明了反而容易折寿呢?
没过多长时间,也就十几年吧,后代就把那些荣誉都给败光了。这历史大风车一转,啥都被吹得没影了,就留给后人一堆瞎想头儿,在那《书名号》里头的事儿我爱配资网线上,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发布于: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