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十大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免费股票配资平台 > 话题标签 > IPO

IPO 相关话题

TOPIC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今年以来有个明显趋势,医药生物企业扎堆赴港IPO。 时代商业研究院统计发现,今年前5个月,港股医药生物新股数量跟去年同期相比翻倍。另外,目前还有约20家医药生物企业正在排队冲击港股IPO。 部分企业“弃A转港”,或为这波港股医药生物IPO热潮添一把火。 另外,时代商业研究院梳理发现,无论是今年已赴港上市,还是正在冲击港股IPO的医药生物企业,大部分都还在亏损,其中部分企业甚至产品尚未商业化。而港股特有的上市规则,给了这些未盈利的药企一个实现“逆袭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期货配资平台排名,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12日,深交所迎来今年第5家公司的IPO新受理。 记者从深交所获悉,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康科技”)深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这也是今年第3家获受理的深市主板IPO。 惠康科技股东榜中集聚了众多机构投资者,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知名创投机构。知名投资人卫哲旗下的嘉御资本对其青睐有加,先后两次通过旗下机构投资惠康科技。 制冰机“单项冠军”冲刺IPO 招股书显示,惠康科技是一家以制冷设备的研发
中新经纬6月12日电 (董文博)6月12日,安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根据报告预估,上半年共有500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线上配资哪个靠谱,募资5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下降11%,而募资额上升9%。 其中,港股IPO表现抢眼,募资额占全球总额的24%,与A股合计占比33%;A股和港股累计募资192亿美元,同比大增204%。5月20日在港挂牌的宁德时代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受此推动,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居于全球首位。 中新经纬 董文博摄 内地企业主导
日前配资平仓线怎么样,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涯科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报告中签名的国泰海通辅导人员竟多达33人,其中还有十几名保代。如此庞大的辅导人员阵容,在多位资深投行人士看来都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公开信息显示,这33人基本来自原海通证券。随着2025年合并完成,目前国泰海通的保代人数接近800人,排名行业第一。 33人共同辅导一家企业 最近,视涯科技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引发业内关注。 这份报告的与众不同之处在
香江涌动。有人心动股票杠杆实力明道资本分配,有人行动。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表现亮眼,募资金额已超780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70%。显著的财富效应,吸引着企业加速布局港股市场。 “赴港上市企业数量攀升,项目组的工作量明显增加。目前我们正全力投入于尽职调查、上市架构设计、时间表规划以及发行策略制定等关键环节,整体工作节奏较以往紧凑多了!”有头部券商保代对界面新闻表示。 头部券商率先打响港股投行赛道争夺战,全面加速香港投行业务的拓展;与此同时,另一些尚未入局的中资券商也积极拓展,全力推进牌照申
注册地在粤港澳且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将能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地不在粤港澳但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正规配资炒股网站,若符合条件,也可通过发行存托凭证的方式,实现A股上市。港股公司到深交所上市的H+A的路径,已经日益清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6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市场普遍认为,这一表态释放出两种信号。第一,从H+A的范围来看,不仅覆
(原标题:闯关港股IPO淮南股票配资,频繁融资的亿纬锂能有多缺钱?) 文 | 杨万里 2025年,港股新股市场非常火热,多家A股公司相继选择“A+H”两地上市。 继宁德时代成功闯关港股IPO后,又一家锂电池巨头宣布拟赴港上市,它就是亿纬锂能。截至6月11日收盘,亿纬锂能的总市值为898.3亿元。 目前,亿纬锂能的净利增速放缓至个位数,提振业绩增速的关键是寻找到新增长点。对于“增长焦虑”的亿纬锂能,积极出海是企业探索的一个方向。 港股作为国际化市场,或许能为亿纬锂能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与品牌曝光
(原标题:东阳光冲刺港股IPO,去年营收超40亿元配资软件开发,流感药奥司他韦贡献超六成收入)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6月1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阳光”)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东阳光在2003年成立,是一家综合性的制药公司,主要聚焦于感染疾病、慢性疾病以及肿瘤疾病的药物研发与生产,目前公司在中国销售48款药物,并在海外市场销售23款药物。财报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东阳光营业收入依次为38.14亿元、63.86亿元、
每经评论员王砚丹 当IPO项目撤单后,监管的关注并未随之终止。近日,深交所对已撤回IPO申请的辉芒微项目连续发布2则监管措施和3则纪律处分,处罚对象包括项目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及2名保荐代表人。这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在资本市场,中介机构需切实把好入口关,勤勉尽责没有终点。 辉芒微项目受到行业和市场高度关注,核心原因在于其IPO经历了罕见的“二次申报、二次撤回”。2021年12月,辉芒微首次申报科创板,却在2022年1月撤回;第二次于2023年5月申报创业板,又在2024年1月撤回。 通常情况下,保
人民财讯6月9日电,一直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都是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创收的主要来源。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A股IPO市场经历了2024年的低迷之后,今年以来有所回暖,预计券商投行业绩也将收获“安全垫”。年内,A股IPO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与此同时炒股开户,今年港股IPO也表现得格外亮眼。前5个月,港股IPO募资规模同比增长超700%,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今年以来,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的承销家数显著领先于外资大行。